发布时间:2025-02-21 17:47:58    次浏览
10日,两个极其重要的文件公布,它们是:《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以及它的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新闻办还为此举行了一场高规则的新闻发布会。 这两份文件不到1万字,但却在38个地方提到了“股权”两个字。其中仅《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的正文里,就19次提到了“股权”。那么,这两份文件到底有什么看点值得关注呢?让我们看看:1降杠杆所谓杠杆,其实就是债务。中国的杠杆率高,其实就是债务率高。如果分类研究就会发现,非金融类的企业债务率最高,基本上接近全球最高水平。至于政府债务、家庭债务,跟主要国家相比都还不过分(只是增长有点快)。所以中国的降杠杆,主要针对企业而言。降杠杆的办法无非有以下几个:1、让负债累累、没有前途的企业破产;2、鼓励收购兼并,让好企业收购坏企业;3、推动债转股。4、发展直接融资,比如股权融资。关于股权融资,文件有四段描述: 加快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股权市场。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健全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创业板相关制度。规范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强化融资功能。 推动交易所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证券交易所主板,深入发展中小企业板,深化创业板改革,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 创新和丰富股权融资工具。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促进创业投资。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规范发展各类股权类受托管理资金。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股债结合、投贷联动和夹层融资工具。 拓宽股权融资资金来源。鼓励保险资金、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性资金按相关规定进行股权投资。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积极有效引进国外直接投资和国外创业投资资金。 可见,要降低企业杠杆率,激活股权、股本投资非常重要。因此,未来国家有充分的动力来启动股市,这对于股市是利好。由于有去年股灾的教训,管理层估计会非常谨慎。2债转股债转股,其实就是银行“贷款贷成了股东”。换句话说,由于A股承受能力很弱,新股发行量偏低,无法实现降杠杆的国家战略,所以需要通过银行来债转股。《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债转股的边界,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基本原则:采用市场化机制,政府不强制企业、银行及其他机构参与债转股,不搞拉郎配。 2、哪些企业可以债转股:发展前景较好,具有可行的企业改革计划和脱困安排;主要生产装备、产品、能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环保和安全生产达标;信用状况较好。 3、哪些企业不能债转股: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 4、怎么转: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银行将债权转为股权,应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 鼓励银行向非本行所属实施机构转让债权实施转股,支持不同银行通过所属实施机构交叉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银行所属实施机构面向本行债权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应当符合相关监管要求。 5、资金来源:通过市场化方式和渠道筹集,鼓励面向社会投资者募集资金,支持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金融债券。 债转股表面上会降低“社会融资规模”,但也会加快资金的流动,增加广义货币的数量。对此,央行表态说将密切关注债转股带来的资金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不会太松也不会偏紧。总之,债转股、降杠杆是中国经济的大利好,也是股市的利好。 来源:整理21世纪经济报道长按二维码识别后关注永信行服务号